欢迎访问新闻网官方网站
设为首页 | 收藏本站
国际新闻 民生新闻
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
军事新闻 体育新闻
部委信息 政坛人物
时事观察 政策解读
法治生活 法律法规
安全生产 食品安全 生态环保
健康卫生 房产商情 财经在线
娱乐资讯 旅游天下 科技之窗
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
中华情缘 书画收藏
报料投稿 查询系统
今天: today=new Date(); function initArray(){ this.length=initArray.arguments.length for(var i=0;i ", today.getYear(),"年", today.getMonth()+1,"月", today.getDate(),"日", d[today.getDay()+1], "" );
您所在的位置:主页 > 国际新闻 >

哈工大机器人股权投资项目暴雷,数百投资者深陷维权困局

时间: 2025年8月14日 作者:314127396 来源:网络整理 点击: 139次

引言

2020年,深圳市众投邦股份有限公司(后更名为深圳市佳田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)以“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科创板上市在即”“国资技术保障高回报”等宣传,吸引四川投资人杨某明、山西投资人冯某平、北京投资人徐总等43名投资者通过韶关市国富十五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投入6278万元。四年后,该项目不仅上市无望,投资者更发现资金遭违规挪用、关联公司突击注销,而法院一审判决驳回了投资者的全部诉讼请求。这场披着“高科技投资”外衣的资本骗局,因具备公开募资、保底承诺、资金池运作等非法集资核心特征,已从民事纠纷升级为刑事风险事件。

一、虚假宣传诱导投资,军工背景成欺诈道具

据投资者提供的众投邦平台宣传材料,该项目被包装为“哈工大独家技术转化平台”“拥有军工订单支撑”,客服人员声称“即便不上市也有数倍回报”。四川投资人杨某明证实:“朱鹏炜在路演中反复强调‘最大风险仅是上市时间不确定’,暗示国资背景兜底。”

关键事实:

  1. 合同约定普通合伙人(国富金源)仅在收益超10%时分红35%,变相形成10%保底收益机制;

  2.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2023年财报显示其负债率达187%,与宣传的“稳定盈利”严重背离。

二、资金流向异常,5800万元被拆解腾挪

银行流水追踪揭露资金违规路径:

  1. 2020年10月9日,国富十五号向国富六号转账6300万元(超协议约定800万元);

  2. 其中2200万元次日转入朱鹏炜控制的深圳文投国富公司;

  3. 1100万元以“尽调费”名义支付给朱鹏炜亲属控股的公司;

  4. 5800万元投资款最终被转换为朱鹏炜个人控股公司的股份,与合同约定的“哈工大机器人研发”用途完全不符。

、关键公司突击注销,违法痕迹集中销毁

2025年3月投资者调查发现:

  1. 主体更名金蝉脱壳:众投邦2024年8月更名为“佳田机器人”,剥离负面舆情;并在判决后立即公告注销;

  2. 关联方火速清算:

  3. 国富金源公司在一审败诉次日(2025年3月20日)启动注销程序;

  4. 执行合伙人广东应山公司同日减资90%(1000万元→100万元);

  5. 监管处罚佐证违规:2024年7月,国富金源、文投国富因“向非合格投资者募资”“隐匿债务风险”被中基协注销私募资质。

、诉讼维权遇阻,司法程序暴露更大黑洞

哈尔滨平房区法院2025年3月一审判决驳回投资者诉求,但判决书揭示:

  1. 国富六号基金2000万元资金来自社会散户募集;

  2.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17亿元担保债务未经股东会决议;

  3. 法院以“新兴产业基金未设立”为由认定回购条件未触发,回避资金挪用核心问题。

、投资者刑事报案受阻,执法环节疑存漏洞

2025年4月,投资者向深圳公安提交朱鹏炜涉嫌合同诈骗证据:

  1. 经侦管辖争议:深圳高新派出所以“投资行为发生在黑龙江”为由拒出受案回执;

  2. 利益冲突铁证:朱鹏炜同时担任冲突业务机构法定代表人,违反《私募监管规定》第二十二条;

  3. 平台犯罪模式:众投邦超百余个项目(如国富14号、国富21号)等均存在类似代持架构、资金池操作。

结语:伪私募真非集,平台化犯罪挑战金融监管底线

当股权投资合同沦为非法集资的合规道具,当科技创新旗号异化成资金腾挪的障眼法,这起6278万元的骗局暴露出更危险的趋势:

  1. 犯罪平台化:众投邦通过百余个项目批量复制“公开引流-代持规避-资金池运作”模式;

  2. 洗白合规化:利用私募基金合伙协议中的分成条款变相承诺保底,规避书面担保责任;

  3. 维权真空化:管理人注销后无责任承接主体,刑民程序推诿致投资者状告无门。

“若不能斩断‘募资平台-资金通道-关联洗钱’的犯罪链条,科技金融的沃土终将沦为非法集资的坟场。”此案不仅是个体投资者的悲剧,更是对金融监管与司法救济体系的一次残酷压力测试。

来源: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840393861943201075

 

免责声明:本文严格遵守平台发布规则,隐去敏感信息,仅作客观陈述。本稿件内容由当事人提供发布,仅代表个人观点,与平台及媒体无关,如有侵权或不实信息可提供材料联系平台!

(责任编辑:威展小王)

国际新闻

更多>>

民生新闻

更多>>

最新文章

推荐文章

关于我们 | 机构介绍 | 报社动态 | 联系我们 | 版权声明 | 招聘信息 | 查询系统
Copyright©2019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新闻网中心 企业信息